加快建設互聯整合的“卒中中心”,提升中國卒中疾病整體防治水平
中國,上海 — 10月28日,作為“世界卒中日”曁“第十八屆東方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活動的一部分,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以下簡稱“長海醫院”)與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共創合作伙伴,在長海醫院臨床神經醫學中心舉行了 “卒中疾病全程關護”媒體宣傳日活動,旨在通過媒體宣傳的力量,積極響應“世界卒中日”宣言著重闡述的六項主要目標,即:充分調動各界力量預防卒中,把預防卒中和預防心血管病、認知障礙的工作結合起來;建立跨學科卒中醫療隊伍;把知識轉化為行動;開發新的研究方法;教育公眾主動參與;建立全球合作。
2018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組織”設立的第十三個“世界卒中日”,旨在為了呼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公眾對腦卒中的認識。與此同時,今年的10月25—28日,也正值“第十八屆東方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在上海召開。一年一度的“東方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由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臨床神經醫學中心主辦,匯聚海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討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的新進展,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快學術成果的臨床轉化,為公眾腦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卒中疾病的嚴峻挑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中國腦卒中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國高出一倍。我國第三次國民死因調查結果表明,腦卒中已經上升為中國第一位死因,是成人致殘的第一位病因。近二十年的監測結果顯示,腦卒中年死亡人數逾200萬,年增長速率達8.7%。卒中除了高死亡率外,還具有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嚴重威脅國民生命和健康生活質量。
據全國心血管專業委員會的調查,全國存活的腦卒中患者有3/4患有不用程度的殘疾,這些正值盛年的殘疾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問題。據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報告,腦卒中給我國每年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達400億元。
卒中疾病防治的痛點
事實上,中國卒中疾病救治低的原因并不在于醫療技術。目前最有效的急性卒中救治方法就是快速血管再通(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病人血管堵了以后要第一時間經診斷后快速實施靜脈溶栓注射。如果是大血管堵塞,就要以最快速度實施導管介入手術,把栓子取出,這些都是寫入中國和世界卒中疾病治療指南的最有效和首選的治療手法。
時間就是生命,對于腦卒中病人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在發病4.5小時內溶解血栓才能實施靜脈溶栓,而現在發病后2小時內靜脈溶栓比小于10%。目前中國卒中疾病的整體溶栓率僅為2%-3%,這與DTN(Door-to-Needle Time)時間過長密切相關。造成DTN時間延誤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患者發病后由于缺乏認識或癥狀輕微未能及時就診,造成院前延誤;二是患者到達醫院后,由于就診流程繁瑣、排隊時間較長而造成院內延誤;三是卒中疾病涉及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和急診等多個學科。目前我國的醫療體系中,學科的條塊界限明晰,院內跨學科的合作變得更為挑戰。
開展“卒中中心”建設工作,互聯整合是關鍵
那么如何才能縮短DTN時間呢?關鍵在于互聯和整合,從整體上管理規劃、整合資源、打破壁壘,實現科室間協作,甚至融合。卒中是唯一一個國家專門成立專病防治工程委員會的疾病,而“腦防委”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卒中中心建設工作,核心是兩條: 多學科協作和卒中網絡建設、推動卒中中心數據庫的信息化建設,繼續推進區域化卒中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工作。
在一個理想的卒中中心,不僅掛號首診、血液檢查、影像科檢查、內科用藥、血管內治療、多學科會診、外科手術等多個環節通過構建“綠色通道”全部打通,而且還要打通院前急救和院后管理,真正形成一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關護閉環,即:從健康管理和疾病預警、院前急救、院內綠色通道、診斷和治療、神經重癥監護到卒中康復和二級預防的每一個環節,人員、設備、數據都要被實時連接起來,通過智能互聯,為患者提供“無縫連接”的關護,從而搶得了時間、實現更精準的診療、更好的術后和康復管理。
在采訪中,長海醫院院長鐘海忠教授介紹到:“早在2013年,長海醫院就從全院12個科室中抽調精兵強將,科學重組,混編了神經內外科、影像科、血管外科等60多名醫生,成立了完全獨立跨學科的‘腦血管病中心’。通過打破科室間壁壘,采用‘一站式’的卒中急救流程,到2017年,我們已經實現了DTN時間穩定在20分鐘。不僅如此,長海醫院還積極牽頭建設區域化、立體化、同質化腦卒中預防與救治網絡,打造覆蓋上海東北部的‘60分鐘腦卒中黃金救治圈’,并將并將經驗推廣到全市甚至全國。”
構建“產學研”合作的本地生態系統,卒中疾病防治需要更多“合伙人”
東方腦血管病介入治療大會主席、長海醫院腦血管外科主任劉建民表示:“抗擊腦卒中是一場攻堅戰,需要對卒中防治的各個環節進行干預,包括公眾對卒中疾病的認知、縮短120急救運轉時間、規范卒中急性發作期的救治及后續康復治療、構建標準化的卒中中心數據庫,推進區域化卒中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工作等。因此,卒中防治需要建立全球合作,吸收國外好的技術和經驗,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和多方支持,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符合中國實際的卒中防治模式。”
飛利浦是“健康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在心、腦血管領域擁有覆蓋“健康關護全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卒中多學科協作平臺、卒中精準評估和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血管內安全治療和手術及重癥信息管理、卒中大數據管理、卒中院后智能康復等,從而幫助醫療系統實現卒中疾病診療過程中的“盡早”目標——早診斷、早治療、早期預防復發和早康復。
飛利浦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國偉先生表示:“醫療科技只有緊密融入中國醫療系統的實際臨床情境,才能為醫患創造更大的價值。飛利浦致力于與包括各級醫院、專業協會、科研機構、大學、業界翹楚、本地創新企業等在內的‘本地生態系統’協同共創,將全球平臺的創新成果,更快、更貼切地帶入中國,針對各級‘卒中中心’的需求,發展以互聯科技、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的卒中專病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中國醫療系統提升卒中疾病的防治水平。”
2017年,飛利浦就與長海醫院就達成戰略合作。2018年,雙方又進一步深化共創關系,致力于通過長期緊密的合作,在中國真實的臨床情境下,共創“卒中疾病全程關護解決方案”,重點包括智匯健康平臺、院前急救與綠色通道建設、院后管理與卒中康復等,推動長海醫院在卒中中心建設方面再上一個臺階,打造世界領先的腦血管病中心,并將長海模式和經驗推廣到全國各級卒中中心,推動中國卒中疾病整體防治水平的提高。